上海品茶网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上海品茶网 > 行业新闻

[中国应急管理报] 实时紧盯风险 破解“谈化色变”危化品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是怎么做到的?

2019-08-26

8月15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现场推进会,对自主研发的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进行现场测试推广。该系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增强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动态风险监测能力,实现危化品监测预警智能化。


自主研发攻关  开展风险监测研究

据了解,我国各类化学品生产量已接近全球总量的40%,危化品生产企业达1.6万余家,危险化工装置达数万套,每年新增危化品超过1000种,给行业安全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近年来,化学品火灾、爆炸等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危化品领域的安全生产事关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日渐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由于致灾机理不明确、风险表征测试技术不全面、安全控制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其安全技术支撑保障存在不足。

“如何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特别是在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风险监测预警手段落后,政府专业监管力量不足、传统监管方式效率低下、风险处置不及时、安全监管缺乏有效抓手的情况下,我们着手开展风险监测系统研究,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探索创新预警模型和监管方式,建成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简称青岛安工院)院长孙万付说。

据孙万付介绍,青岛安工院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十余项国家项目以及数十项企业攻关项目为依托,围绕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多年前就进行提前布局,就危险化学反应过程物质转化与能量突变致灾机理的科学问题,与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分公司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攻克了包含反应失控预测及工艺安全临界判据模型、灾变关键特征参数多尺度测试平台及风险准确表征技术、异常工况监测预警平台、危险化工过程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等多个研发攻关难题。

孙万付向记者介绍了该系统的几个特点:在确保重大危险源数据安全采集传输的前提下,该系统突破了网络环境限制,将不同网络环境和数据环境等复杂结构下的企业重大风险源的报警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实时接入系统并上传到政府端,进而实现对企业重大风险源的实时监测;系统同时集成了重大危险源地理坐标信息,与监测预警数据和视频监控信息进行关联,能够实现对风险点的精准定位;建立了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值算法,制定了“红橙黄蓝”风险分级预警管控机制,实现企业重大风险源的实时风险预警和区域风险预警,通过及时推送预警信息,为政府到企业快速联动处置预警风险提供支撑。

此外,他们还将2018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危险化学品风险预警与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该系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实现七大功能   实时了解风险动态

据青岛安工院信息中心负责人施红勋介绍,该系统主要具备风险研判、风险预警、综合分析、综合查询、风险分布展示、在线巡查、评估分析等七大功能。

风险研判功能可以分析危化品企业风险动态趋势变化情况,展示重点监管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化学品、环境敏感区企业的当前风险状况;风险预警功能可以运用重大危险源的风险预警模型及区域预警模型,实现企业、区域动态风险的自动预警,助力监管部门实时了解各重大危险源及企业风险变化,督促和指导企业及时进行风险处置;综合分析功能可以全面查询危化品的储存经营、使用等相关信息数据,分析重大危险源风险变化,对风险趋势进行预测;综合查询功能可以利用化学品安全知识图谱、视频监控等技术,随时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应急资源、应急处置等信息,为事故应急管理提供支持;风险分布展示功能集成了危化品风险分布数据及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等数据,多维度多层级展示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在线巡查功能通过实时视频和动态监测监控数据,在线巡查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评估分析功能可以根据监测预警情况,编制分析评估报告,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精准监管、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施红勋介绍,危化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质是通过在企业端部署物联网采集设备,采集企业储罐温度、压力、液位、有毒有害监测等关键参数和值班监控中心图像以及重大危险源罐区的视频图像,并通过卫星影像对重大危险源风险进行精准定位。有了这些动态精准图像数据,再结合企业周边人口密度、存储介质的性质和存储量等固有风险,最终提供重大危险源的动态风险,自动生成包含预警原因、风险态势变化等内容的分析评估报告,向省、市、县(园区)、企业进行预警。

以风险等级高的红色预警为例,系统运行后,将同时向省、市、县(园区)、企业4个层级即时推送,未采取处置措施降低风险级别前,每30分钟推送1次预警信息。企业可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及时了解重大危险源风险动态,从被动应急处置向提前预防、管控风险转变。应急管理部门,则可以实时监督企业是否消除了风险隐患,还可以更有效地分配监管力量。

该系统建成后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随着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深度、使用广度的推进,生产过程监控视频和安全生产数据接入监管平台,互联网手段与安全监管有机结合,危化品监管逐步向“互联网+监管”模式转变。检查内容从侧重制度建设、台账检查、现场检查扩展到安全控制参数的在线动态监测管控,检查方式从现场检查扩展到监控视频检查,提高了检查效率。

据了解,青岛安工院研发的典型危险化工过程安全关键技术成果,已经在国内外的氧化、加氢、硝化、聚合、过氧化等30余套典型危险工艺装置得到应用,大幅提升了危险化工过程安全技术水平,近三年已累积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实现非计划停车次数减少80%以上。


山东成功试点应用  执法效率大大提升

自去年4月开始投入运用以来,山东省高危行业领域(危化品)企业开展了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试点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开展风险预警与防控信息系统开发和企业监测预警信息接入等工作。

目前,该系统在山东省已建成“五个一”的有效应用体系,即一张感知网络、一个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一套运行机制、一个承诺公告、一支支撑队伍,为系统平台的全面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系统投入运行后,通过及时给政府、企业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和警示通报,为政府现场核查提供信息支持,精准高效督促指导企业处置风险,进而实现监管方式由传统方式向“互联网+监管”方式、粗放型执法向精准型执法、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企业被动防御向主动管控的明显转变。

目前,山东省443家涉及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已全部安装数据采集设备,365家一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接入系统,通过监测预警系统的监管作用发挥,山东省内之前存在的10余家“重大风险级”和20余家“较大风险级”企业已分别降为“一般风险级”和“低风险级”企业,已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

在全国推进会现场,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张秀文介绍,8月2日9时30分,通过系统发现,山东一企业的安全风险预警等级达到橙色,系统自动向该企业所在的市、县应急管理局和该企业负责人推送预警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从8月2日9时开始,该企业二甲醚球罐4个监测点发生压力高报警,且重复报警17次,一直到10时30分仍未进行处置。根据运行机制,市应急管理局向县应急管理局发出警示通报,县应急管理局随即对企业进行核查,发现报警原因是企业报警参数设置不合理,报警值设置偏低。企业咨询专家后重新调整了报警值,于10时45分恢复正常,预警消除。企业消除预警后,提交了核查报告。

张秀文介绍,系统投入试运行之前,执法检查基本靠经验和主观判断,如今,通过大数据自动分析企业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关键环节的风险隐患,精准查找企业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执法效率大大提升了。


该系统具备哪些功能?

风险研判:分析危化品企业风险动态趋势变化情况,展示当前风险状况

风险预警:实现企业、区域动态风险自动预警,助力监管部门实时了解各重大危险源及企业风险变化,督促和指导企业及时进行风险处置

综合分析:全面查询危化品的储存经营、使用等相关信息数据,分析重大危险源风险度变化,对风险趋势进行预测

综合查询:随时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应急资源、应急处置等信息,为事故应急管理提供支持

风险分布展示:集成危化品风险分布数据及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等数据,多维度多层级展示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在线巡查:通过实时视频和动态监测监控数据,在线巡查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

评估分析:根据监测预警情况,编制分析评估报告,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精准监管、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该系统如何实现预警?

通过在企业端部署物联网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关键参数和值班监控中心图像以及重大危险源罐区的视频图像,通过卫星影像对重大危险源风险进行精准定位,结合固有风险,最终提供重大危险源的动态风险。系统自动生成包含预警原因、风险态势变化等内容的分析评估报告,向省、市、县(园区)、企业进行预警。


内容转自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官网

最近浏览: